在广州科大中医医院的中医诊室里,一位面容清俊的医师正为患者把脉问诊。案头的处方笺上,药味寥寥几笔,却常能为患者缓解不适。这位被同行与患者称作 “八味张” 的青年中医师张天朗,正以独特的诊疗风格,诠释着中医 “方简力专” 的古老智慧。
“八味” 并非张天朗刻意设定的标准,而是他多年临床实践中自然形成的用药习惯。他在诊疗中发现,只要辨证足够准确,药味精简也能达到不错的调理效果。
“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逻辑,搭配得当比单纯增加药味更重要,” 张天朗解释,“这就像一支分工明确的小队,各自发挥作用、相互配合,往往比人员庞杂却无序的阵容更有效率。”
这位年轻医师的诊室墙面,挂着一幅写有 “方精药简,力专效宏” 的书法作品,这是他从医以来的职业座右铭。在他看来,药方中药材数量的多少,并非衡量医术高低的依据,能否精准辨证、合理用药,才是诊疗的关键。
一位带着孩子就诊的母亲说:“张医生开的药通常只有六七味,孩子喝起来没那么抗拒,调理效果也比较实在。”
展开剩余51%不过张天朗也强调,用药精简不代表诊疗过程简单。“每减少一味药,都需要更精准的辨证判断,以及更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支撑,这是一个从积累到提炼的‘从博返约’过程。”
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,不少人对服用简便的中药有了更多需求。张天朗的诊疗风格恰好契合了这种需求,但他始终认为,这并非刻意迎合,而是中医 “因人制宜” 理念的自然体现。
“中医历来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、病情来调整方案,我会结合实际情况决定用药味数,不会为了凑‘八味’的说法而勉强调整,” 张天朗说,“重要的是对症用药,而非拘泥于固定的形式。”
在日常诊疗之外,张天朗还主动参与中医药科普工作,向公众分享基础的中医养生知识。他常提醒患者,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 “特效方”,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师的指导。
“中医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,需要在临床中不断总结经验、提升能力,” 张天朗坦言,“我目前也还在持续学习、完善自己的诊疗思路。”
在张天朗看来,中医的传承与发展,需要更多年轻从业者加入,既要扎根传统理论,也要结合时代需求创新。而他自己,正以这样的理念,探索着古老中医在现代社会的表达方式。
这位青年医师用实践传递出一个观点:中医的魅力,不在于药方的繁复或神秘,而在于辨证的精准与用药的精当。在追求高效、便捷的现代社会,这种 “方精药简” 的诊疗理念,或许正是中医焕发活力的路径之一。
发布于:广东省盛达优配官网-实盘配资门户-全国配资网-配资网站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